近十年来,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配资交流平台,科技水平的显著提升,以及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,中国逐步走上了世界舞台的中央,成为全球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。正是因为这种变化,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将目光聚焦于中国,积极寻求与中国展开多领域、多层次的合作机会。
然而回顾八九十年代,我国曾遭受西方国家的制裁,外交活动陷入停滞。我国领导人出国访问时屡遭挫折,面临诸如航线被阻断、机场被乱收费、专机被安装窃听器等种种困难。建交初期,我国领导人出访时所乘坐的专机甚至不是国产,而是从其他国家引进的飞机。虽然自1940年代起,我国开始重视空军建设,并投入大量资金研发飞机,但当时的科技水平尚且落后,研发出的飞机无法满足长时间、远距离飞行的需求。
直到1965年,我国领导人出国访问才真正启用国产专机,而这一进步还要从一段特别的故事说起。1965年,周恩来总理应邀访问罗马尼亚,当时所乘坐的专机却是一架由巴基斯坦提供的波音飞机。罗马尼亚领导人在机场迎接时,看到飞机上标注的是巴基斯坦标志,内心极为疑惑。以往到访的国家领导人均乘坐本国专机,为什么中国领导人只能搭乘他国飞机?难道中国真的没有能力制造自己的专机吗?
展开剩余87%这番疑问引发了周恩来总理的深思。他意识到,专机不仅仅是一架运输飞机,更是国家综合实力和国家荣誉的象征。回国后,周恩来向民航总局负责人强调,国产专机必须飞起来。在总理的鼎力支持下,民航局开始着手研发专机,经过详尽调研发现,波音飞机尤为适合改装为专机。原因有三:首先,波音体积庞大,可容纳众多随行人员,包括秘书、记者和服务人员;其次,波音拥有极佳的舒适性,这对于领导人和工作人员在飞行中保持良好状态至关重要;最后,波音航程远、技术先进,安全性能优越。
1965年,民航局基于波音747型号飞机,成功改装出印有五星红旗和“中国民航”标志的专机。为了消除公众顾虑,周恩来总理亲自成为首位乘坐该专机出访的领导人。1965年6月,他乘坐专机前往阿尔及尔,途中外交部获悉阿尔及尔爆发政变,局势极为混乱且充满安全隐患,必须及时通知周恩来总理返航。由于这是我国第一架专机,飞机电台功率仅有100瓦,短波通信信号微弱,难以接收信息。最终,北京、广州、昆明三地电台同时呼叫,才成功联系上专机。此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,飞行前做好全面准备的重要性。
据相关资料,专机执行任务时遵循一套严格程序。每次飞行前都需进行周密检查,确保安全保障措施到位。首先,根据具体任务确认机型,对飞机进行安检和必要改装,制定详细安全预案。其次,外交部门提前考察航线,确定中途落脚点以便补给航空燃油,因为波音747的续航能力有限。还需提前通知东道国,协调机场安全保障和警卫安排,确保专机和领导人的安全。同时准备备降机场,防止突发状况导致无法降落。成功的外交离不开双方的紧密配合,缺一不可,稍有疏漏便可能导致访问失败,甚至危及领导人生命安全,而这样的事件在过去并非罕见。
钱其琛在其著作《外交十纪》中提到,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是中国外交最为艰难的时期。改革开放后,随着正确政策的实施,我国经济快速增长,GDP一度超过法国、日本、意大利等国,稳居世界第二位。虽然人均GDP仍远低于美国,但美国因担心未来被中国超越,选择对中国实施制裁。其他国家在美国的影响下纷纷响应,宣布制裁中国,停止高层互访,严重影响了中国外交的发展。
为了突破西方的封锁与制裁,我国开始调整战略,将目光投向其他国家,积极发展友好关系。1990年5月,杨尚昆出访墨西哥、巴西、乌拉圭、阿根廷和智利五国。杨尚昆首站前往墨西哥时,依旧乘坐波音747专机。然而,墨西哥距离遥远,航程远超波音747的安全续航范围,必须在太平洋中途寻找合适的降落点补给燃油。
外交部人员经过查阅发现,檀香山位于太平洋中心,地理位置优越,适合作为中转站。外交部通过驻美使馆向美国申请专机飞行许可。美国虽然明白我国意图,极力不愿批准,态度暧昧,既不明确同意,也不明确反对,企图拖延时间。我国知道此态度后,决定不再纠缠美国,另寻解决方案。
另一个选择是日本,位于太平洋西岸,也具备中转条件。但当时日本与美国站在同一阵线,是否愿意协助中国尚未可知。外交部通过驻日使馆申请专机停留许可,日本迅速回复,但提出无理要求:允许专机技术停留,但禁止杨尚昆下飞机。此举明显轻视中国领导人,外交部果断拒绝。
面对波音747无法直接飞抵墨西哥、理想中转站又遭阻挠的困境,距离访问日期不足十天,时间紧迫。外交部与民航局协作,展开紧张的航线重新规划会议。经过反复比对世界航图,最终决定调整航线,改为西线经欧洲,跨越大西洋,降落墨西哥坎昆,再飞往墨西哥城。
虽然路线确定,降落点选择仍充满挑战。国际关系紧张,许多国家为了迎合美国的压力,对我国实施制裁,导致落脚点选择不仅是技术问题,更是敏感的政治问题。经过仔细分析,初步确定赫尔辛基为降落点,虽然这并非最理想位置,但目前能用的最佳选择。
讨论结束后,外交官江康回家休息,然而因航线问题长时间焦虑失眠。就在准备入睡时,他忽然想到:既然可以在赫尔辛基降落,为什么不试试列宁格勒?列宁格勒与赫尔辛基隔海相望,距离不远,且中苏关系已趋正常,降落在此不仅无政治阻碍,还能加深两国政治联系。
江康激动地将此想法第二天报告给民航总调度室。民航总调度表示认可,立即安排专业人员联系苏联。苏联迅速批准专机飞行许可,航线问题终于圆满解决,大家松了一口气。
1990年5月13日,杨尚昆顺利抵达列宁格勒机场,受到当地民众热烈欢迎,中苏关系进一步巩固。两天后,杨尚昆抵达墨西哥,受到墨西哥总统隆重接待,并获授“荣誉贵宾”称号。在宴会上,双方就互利合作进行了深入探讨,墨西哥总统表达希望开启两国交流新纪元,愿携手共进。此次外交取得巨大成功,开辟了多渠道、多层次合作新局面,有助于我国摆脱西方制裁的困境。
我国外交之路历经坎坷,除了航线受阻,还面临东道主机场不合理收费问题。1993年7月,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乔石访问东盟五国时,专机降落曼谷机场。按规定,为保障来访领导人安全,东道国需派警卫24小时看护专机。但泰方提出苛刻条件,每小时收取100美元看守费。访问五国大约需一周,费用高达19000多美元。
为节省开支,乔石提议派遣中方人员轮流守卫,但泰方坚决反对,理由是乔石非国家元首,无权交涉。乔石态度坚定,警告泰方若想确保访问顺利,勿做过分要求。最终,泰方无奈接受了中方方案。事后,多名工作人员主动报名值班,虽辛苦但为国家省钱,大家都感到自豪。
经过多年努力,我国终于打破西方制裁,开启了外交新局面,吸引众多国家愿与中国合作,美国也不得不重新考虑。我国航空技术尚不成熟,选择与美国合作。2000年,新华社发布消息,中国购入美国波音飞机并进行改装,计划作为国家领导人专机。原本是双赢合作,却引发意外。
2002年,英国《金融时报》报道,中国情报员在一架美制飞机上发现27个高
发布于:天津市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